
外贸知识
银行开户
商标注册
联系我们
出口贸易LC 收款方式风险探析
时间:2015-06-03资料整理:www.haiwaigs.com
信用证(LC)最常见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之一,在中国企业对中东、亚洲、拉美等地区销售中应用较多。从2014年中国信保对建筑陶瓷行业出口的承保数据来看,信用证承保约占20%。信用证原本作为一种将买家商业信用转换为银行信用的结算方式,其“安全性”曾备受推崇。但近年来,开证行违约、拒绝承兑的案件时有发生,买家挑剔单证不符点以此拒付的案例也并不少见,信用证风险越来越引起出口企业的关注,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情形:
1、由于地缘政治冲突、区域暴乱动荡等政治风险导致银行外汇紧缺,破产,从而影响开证行的承兑付款。所谓“覆巢之下难有完卵”,2014年,中国信保就收到了多家出口企业有关乌克兰、俄罗斯、非洲等地区信用证项下的报损和索赔。虽说本质上为买家风险所致,但也折射出我们在采用“安全的”信用证方式结算时应注意的问题:因银行倒闭或因动乱无法正常履行付款义务。
2、部分地区开证行不规范操作,为买家提货后制造拒付、延付理由有机可乘。日前,中国信保接到企业关于孟加拉90天信用证的报损。原因是企业出货交单后,孟加拉银行随即将提单放给买家提货,但迟迟没有向出口企业进行付款承兑。到了付款期限时,买家以货物存在问题为由拖延付款,开证行也不承担其付款责任。
按照UCP600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开证行获得买方对信用证付款承兑或付款后方可放单,且需在惯例规定的时间内向出口商承兑。孟加拉银行的不规范操作使得出口企业陷入钱货两空的境地。纵观中国信保信用证项下的承保记录,类似的案件并不少见。除孟加拉以外,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印度、越南、韩国等非洲、东南亚国家,该类银行不规范操作问题也时有发生。
3、“伪银行”开证。如俄罗斯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小型财务公司开立信用证屡见不鲜。2014年中国信保接到的“伪银行”信用证报损案件数量明显增加。因此,出口企业事前通过银行或信用保险机构了解开证行的资质信誉十分重要。
4、信用证存在不符点时,如果买方货代无单放货,出口企业将无法控制货权和回款。根据过往历史案件的处理经验,中国信保建议,在信用证存在不符点的情形下,出口企业应尽快修改信用证。此外,及时联系买家,获取其愿意接受不符点的相关书面证明或提货证明,这是企业向买家主张付款责任的重要依据。只要买家提货,或出具相应接受不符点书面文件,如果买家出尔反尔,拒绝承兑付款,该类违约风险事前可寻求专业出口信用保险机构进行投保转嫁。
由此可见,尽管信用证结算方式表面上看是基于银行信用下的交易,但由于开证行资质实力参差不齐,信用证下的单证要求相对严格,银行信用风险异化为买家信用风险,从而出现系列不可控的因素。
原文分享地址:http://www.haiwaigs.comhttp://www.haiwaigs.com/waimao/1382.html
- 上一篇:中智签署产能与投资合作谅解备忘录
- 下一篇:上海自贸区酝酿推新改革举措